暑假進入后半段,不少學生已在計劃返校,或趁著暑假還沒結束,再安排一次旅行,也有家長開始“十一黃金周”的計劃。那么,隨著大中小學生開學,近期外出旅行需要注意什么?8月18日,攜程度假產品的數據顯示:8月15日以來,旅游預訂和出行人數,依然處于暑期的高位。今年國慶假期的國內自由行、跟團產品,訂單人數相比之前明顯增加,特別是西部線路人氣上升。
低風險地區(qū)學生返校之前不需要觀察和隔離
8月14日,白巖松在央視《新聞1+1》節(jié)目中,采訪了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,就公眾關切問題進行回應。王登峰表示:根據最新發(fā)布、修訂后的疫情防控方案,從低風險地區(qū)返校的學生,之前不需要進行隔離,但沿途要做好防護,入校后要嚴格按照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項工作。中高風險地區(qū)學生如果返校,要集中或者居家14天醫(yī)學隔離觀察后,再回到學校。
另外,他還表示,如果一個大學生“十一”假期要回家,或者是到外地去旅游,那么他回來的時候,其實跟秋季學期開學的時候的要求是一樣的,所以這件事情應該還是由各校自己來決定。
近日,國家衛(wèi)健委、教育部聯合發(fā)布了分別適用于高校、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的《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(更新版)》。從方案中能夠發(fā)現,國家衛(wèi)健委、教育部未限制青少年跨省旅行等活動,未要求開學前不能離開本地,但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控要求,包括開學前14天做好健康監(jiān)測、防控中高風險地區(qū)旅行等,以保障健康入學。
方案對于大學生和親子旅游有何影響?旅游業(yè)界人士提醒,青少年參加暑期旅行,需要注意在入學前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(jiān)測,身體健康才能入學。方案還特別區(qū)分了前往中高風險地區(qū)的情況,也就是說盡可能不要去這些地區(qū)旅行。如在暑期前往其他低風險地區(qū),方案中并沒有進行限制,但需要向學校通報行蹤。
在防疫常態(tài)化和跨省旅游開放的階段,把中高風險地區(qū)區(qū)分開來,這也體現了科學防疫的精神。
專家建議集中防控中高風險地區(qū)旅行者
此前,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撰文提出,作為暑期旅游的三大群體,即青少年的研學旅行和畢業(yè)旅行、老年人的避暑和康養(yǎng)旅游、職工療休養(yǎng)和公務人員的集中休假,應受到教育、人保和組織部門的鼓勵。尤其是青少年群體,總是待在家里上網課、打游戲,不利于身心健康。教育部門應鼓勵而不是限制,并與文化和旅游部門聯合推出更多的文旅融合、寓學于游的線路和項目。
近日,攜程聯合創(chuàng)始人、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也發(fā)文建議,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考慮,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有過前往中高風險地區(qū)經歷的少數孩子及其家庭,這樣既能做到有的放矢,也能避免殃及太多家庭的出行計劃。而中國在疫情防控的嚴密體系中,已經對于各地有明確的風險評定系統(tǒng),也能借助“健康碼”等科技工具,來及時展現用戶在各地之間的行進軌跡。對于那些僅僅外出前往低風險地區(qū)的學生們來說,沒必要強制執(zhí)行14天觀察期的規(guī)定。
親子游搭暑期末班車國慶假期也有了訂單
隨著開學日期逐漸臨近,不少家長學生搭上暑期末班車,在8月下半月安排省內或國內游。攜程度假產品的數據顯示:8月15日以來,旅游預訂和出行人數,依然處于暑期的高位。今年國慶假期的國內自由行、跟團產品,訂單人數相比之前明顯增加,特別是西部線路人氣上升。
“暑期收尾階段出游,為了更符合開學前后的要求,在網上預訂時,家長可以選擇符合安心游標準的旅游產品,一單一團、專車專導的私家團、定制游。”旅游專家建議。親子旅游除了做好個人防護、避免前往風險地區(qū),也可以在旅游方式上提升保障。自助游可以選擇自駕或者租車等方式,跨省可以選擇跟團游,全程固定、有組織服務、一切有跡可循,更安全可控,符合防疫的要求。



